本文转自:大众日报国内正规配资公司
□滕健课程育人是德育实施的重要路径,音乐学科除承担美育教育重任外,还应将德育内容融入课堂与课外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思政育人作用。昌乐特师附属小学立足基础教育定位,始终致力于提升学生审美体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自2009年起,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组建古诗吟唱社团,从中探索出以审美情趣带动思政教育落实的有效路径。2012年起,学校又进一步整合多学科力量,将“古诗吟唱”融入国家课程,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开展系列育人活动。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现已构建起“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音乐学科思政育人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引入经典作品
构建古诗吟唱内容体系
学校以“内容源于文化本体、形式简洁、内涵深刻且便于传唱”为原则,构建了层次分明的古诗吟唱内容体系。
文化经典类:涵盖《大学》《论语》《三字经》《百家姓》《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及国学启蒙作品。
诗词歌赋类:包含先秦诗歌、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诗词。
师生创作类:收录《花的理想》《附小情》等师生原创作品。
该体系作为音乐教材的有益补充,保持动态更新,其中谷建芬老师创作的52首新学堂歌因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资源。这些作品以音乐为载体,唤醒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打造“诵—思、唱—赏、展—悟”
育人模式 深化思政教育
学校通过实践总结出“三环六步”螺旋递进的音乐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诵—思:认知奠基。在古诗词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感情,体验诗词境界,提高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以《示儿》教学为例,通过讲解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再通过抑扬顿挫的吟诵深化情感共鸣。
唱—赏:审美提升。音乐教师在教唱过程中,不仅传授旋律技巧,更注重引导学生赏析诗词的韵律美与意境美。如教学《春晓》时,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旋律,帮助学生理解装饰音对情感表达的作用,感受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展—悟:价值升华。学校搭建班、级、校三级展示平台,组织艺术节、开学典礼等集体展演活动。学生在展示中融入作品情境,在增强自信的同时,实现核心价值观内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动多学科联合教研
创新育人机制
学校打破学科壁垒,整合音乐、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力量,建立联合教研机制。
固定教研时间:每周开展跨学科研讨,针对育人内容进行精准融合分析。
融合教学内容:分年级拓展教学资源,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音乐教学。
创新教学模式:以“诵—思、唱—赏、展—悟”为核心,通过演唱、律动等体验式教学,润物无声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在不同内容、方法和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参与、体验、创作,开阔文化视野,丰富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认同,实现学科协同育人。
实施多元评价
深化育人内涵
为激发学生持续参与古诗吟唱的热情,学校构建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体系。
双能评价:将古诗知识掌握与演唱能力纳入学业水平评价,通过“听唱竞技”激发学生演唱的积极性。
考级评价:创设“乐闯四关”考级制度,设置“听、说、唱、演”4个模块,允许学生根据能力自由选择星级,以积分记录成长。
三级评价:组织班级、级部、校级展示活动,本着人人参与、班班参加的原则,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吟唱曲目进行展示,强化团队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内化评价:通过感悟分享、文字创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涵,促进价值观内化。
育人成效显著
持续探索创新
学生素养全面提升:通过古诗吟唱实践,学生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展现出良好的文明素养,学校育人成果获《人民日报》报道,并获评山东省文明校园。
教师专业发展提速:学校定期组织古诗吟唱技能大赛,推动教师研究课程标准,提升育人能力。教师在实践中实现“以美塑人,以乐化人”,成为五育并举的中坚力量。
品牌效应辐射拓展:古诗吟唱项目成为学校特色品牌,带动了学校体育、美术等学科开展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形成全新的学科思政育人模式。
成果推广影响广泛:2019年教育部体卫艺司主办的《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系列节目摄制组走进学校,对学校古诗吟唱活动进行了录制报道,并在全国推广,展示了学校以古诗吟唱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学科思政育人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效。
用古诗吟唱推动音乐课程思政育人落实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对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来说,当前实践仍需优化两大方向:一是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以增强评价对学生成就感的激励作用;二是强化曲目选择的适龄性,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将进一步探索古诗吟唱教学的创新点,探索创编、整合等创新形式,让古诗吟唱真正成为“以美育人、以乐化人”的有效路径,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教育阶段的坚实根基。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乐特师附属小学;本文系2021年潍坊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在古诗词“诵 思 唱”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立项编号:2020WFYB069)研究成果及2022年山东省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研究成果】国内正规配资公司
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